【安之介鐵壺的花押和壺身銘記】
龍文堂是從安之介個人的草創品演變成企業化的知名鐵壺製造商的,並在十九世紀初將京都鐵壺推上工藝的舞台,且得到了廣大茶人的肯定,而安之介代表了此堂號的本家。
安之介作為京鐵代表堂號的最高級別的本家作品,絕非泛泛之輩。然而因為年代久遠,民間因商業利益將壺身、壺蓋等混淆搭配的情況時常可見,這也造成了安之介作品鑑賞的難點和誤區。
早期安之介作品和後期作品最明顯的分別在於“花押”。 (注:花押也叫作畫押,是代替簽名的一種簽署樣式,通常會取姓名中的一至二字採用連筆速寫、交錯相疊或加入一些符號,因此形狀千奇百怪,帶有藝術性。)雖然花押是為了方便簽署而發明的簽署方法,但在正式的簽署場合仍為簽名而不能用花押。而與中規中矩的簽名相比,個性化的花押的優勢是較難偽造。
隨著初代四方安之介在鐵壺鑄物界建立名聲,龍文堂的作品洛陽紙貴。
在不斷擴充壯大下,亦不斷有門生投其門下學師,前有介紹過的初代龜文堂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藏六,至明治初期還有許多釜師入龍文堂這塊響亮的鑄物堂號內,目前熟知的大國、上田、井上、西杉等。在龍文堂產品數量與品種日趨龐大與復雜的情況下,為區別龍文堂安之介最高級別的作品,在壺身鑄入龍文堂的字號以區別於一般龍文堂作品。銘和蓋銘加上花押款、箱外壓印朱紅章的系統。從記載分析,此時應為七代目安之介,故目前所見的花押與箱外落印應可推至七代目時期(1900年之後)。
縱觀各代目安之介作品,對於其作品的總體評價可用:精工、細膩、內斂、素雅和富含人文氣息來形容。相對於正平、藏六、大國等知名釜師以加入大量中國傳統圖騰紋或參考青銅器的作品相比,安之介作品一派素淨並不譁眾取寵。取最為耐看的器型之美,注重壺身、壺蓋、壺流是、壺把的相應和協調,渾然天成,大巧若拙最為不易。而且,安之介的作品注重使用者的手感,在茶具最重要的出水功能上展現其他鐵壺難以媲美的精緻壺流,使得出水達到最佳順暢的狀態。
【安之介作品的細節分析 】
安之介作品為龍文堂系統的最高級別作品,傳達了龍文堂制器的最高精神。從原材料、紋樣、銅件工藝乃至外箱都與一般作品有著極大的差異。
一、壺流
安之介作品的壺流工藝師最能體現其工藝的,各代目安之介的作品最大的共同處就是壺流修工達到極致。最為明顯的特徵在於製流所用模具痕的精加工,在所有的龍文堂包括其他釜師(上田、井上等)的產品,唯有安之介作品將壺流的模具線加以細部處理,讓其在視覺上幾乎無法發現模具的痕跡。
二、蓋鈕
京都鐵壺的蓋鈕在各個時期的流行元素不盡相同。在明治之前的各類作品以銅製蓋鈕為主,到明治大正期間,則以純銀為蓋鈕而流行。各代目安之介各個時期的作品也可看出此軌跡,但不論是前期或是後期安之介作品所用的銅質、銀質蓋鈕均與一般作品有著極大的差異。安之介所用的材料、作工和精緻度都較一般作品有著精粗之別。
安之介作品的蓋鈕多為純手工精製,而一般的其他作品則可見大量生產代加工的痕跡,因此,鑑定安之介作品,仔細鑑別其壺流和蓋鈕的製作精製程度便能明顯區分。
安之介代表了京鐵第一家的精髓,不愧為日本鐵壺第一堂號——“龍文堂”。
目前分類:龍文堂 (12)
- Mar 14 Wed 2018 23:47
龍文堂安之介 《三寶堂茗茶 1978》茶道具專門店
- Mar 14 Wed 2018 23:27
龍文堂堂主及創始 《三寶堂茗茶 1978》茶道具專門店
【龍文堂堂主及創始】
初代龍文堂,享保貮十年~寬政十年(1735年~1798年),精通鑄銅及書畫,於京都創業並採用蠟型鑄造鐵壺。
二代龍文堂,名波雄,字鼎介,通稱為初代安之介。在平安人物誌裡,對其事蹟有相關詳細記載。二代龍文堂居住在京都富小路四條通,於天保十二年(1841年)去世。晚年改名為安平,也同時從事陶器的製作。二代安之介因與賴山陽、青木木米有著親交的關係,所以在鐵壺和煎茶器的製造上學習陶器的製作風格,留有安平的銘或龍文堂的銘。
二代龍文堂(初代安之介)1780年~1841年在鐵壺的傳承上相當重要,在其眾多弟子中,最著名的得意弟子有龜文堂創始人:波多野正平和其親弟:秦藏六。
- Mar 14 Wed 2018 08:20
明治時期 龍文堂 上田照房 《三寶堂茗茶》
日本 明治時期 龍文堂 寶珠形 霰粒 老京鐵 雙款~龍文堂 上田照房 (壺身銘款) 歲月年代
使用水垢 珍藏保護完美 走過歷史的茶道古文物
- Mar 14 Wed 2018 08:17
龍文堂 銅蓋鳳嘴 寶珠型《三寶堂茗茶》
- Mar 14 Wed 2018 08:14
明治 龍文堂 雙印款 老鐵壺 道安形 荒肌胎 《三寶堂茗茶》
日本茶道具 明治期 龍文堂 雙印款 老鐵壺 道安形 荒肌胎 壺身龍文堂縱款 真品保証
鐵肌絕美 厚實良品 內底自然水垢 霸氣古作 珍希 壺高 : 24 cm 寬 : 19 cm 口徑 : 11 cm
- Mar 14 Wed 2018 08:12
龍文堂 上田照房 上圓六方形 雙款老鐵壺《三寶堂茗茶》
上田照房~活躍於江戶時期至明治時期 日本茶道具 龍文堂 上圓六方形 雙款老鐵壺
獅子印花圖騰 名師 上田造 壺身銘款 銅蓋 1868~1912 口徑 :9cm 高:20cm 寛 :17cm
- Mar 14 Wed 2018 08:09
日本茶道具 龍文堂 雷文拐子龍 老鐵壺 昭和 《三寶堂茗茶》
日本茶道具 龍文堂 雷文拐子龍 老鐵壺 昭和前期 拐子龍 : 中國吉祥紋飾 簡化龍紋變成曲折連續線條
龍文堂款 銅蓋 銀鈕 附珍藏桐木箱 內有每日新聞報 昭和22年5月14日報紙 高:22cm 寬:19cm 口:9cm
- Mar 14 Wed 2018 08:07
龍文堂造 昭和三年秋 1928年 昭和天皇 御即位萬歲《三寶堂茗茶》
- Mar 14 Wed 2018 08:02
日本 茶道具 茶席 老鐵壺 金龍堂 龍文堂《三寶堂茗茶》
- Mar 14 Wed 2018 07:59
昭和五年 西紀1930年 龍文堂老鐵壺《三寶堂茗茶》
- Mar 14 Wed 2018 07:47
日本明治時期 龍文堂款老鐵壺 方形虫蝕 蠟模鑄造《三寶堂茗茶》
- Mar 14 Wed 2018 00:09
日本老鐵壺 京都鐵壺 龍文堂歷史 《三寶堂茗茶》茶道具專門店
龍文堂的鐵壺,30種不同的類型,且由於世代已久,甚至有最受歡迎的是龍文堂的蓋子的說法。根據記載,在龍文堂的極盛期,一年所生產的鐵壺,應該不超過150把,在和便宜的鐵壺和使用融入西方的鐵器比較,這樣的生產量是非常小的,且這些鐵壺是分別被不同的客人所需求,更因脫蠟鑄造的模,在脫蠟完成時,需將其臘模敲壞後,取出鐵壺,故每個模具只能製作一把鐵壺。
龍文(1732-1798)
龍文堂創辦人,本來是丹波龜山的一個陸軍將校,制銅精藝,1770年到京都成為鑄物師.
四方安之助(1780-1841)